[第十一期]品经典电影,悟百味人生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0-04-15浏览次数:6

    偌大的白色荧幕是否让你迷恋?人头攒动的影院是否让你流连?电影,是否让你尝到了人生的滋味?有人说,电影演绎的是浓缩的人生,人生中上演的就是真实的电影。看过无数场电影的你,在感受别人故事里的跌宕起伏时,有何感受?或许随之时而欢呼雀跃,时而声泪俱下,抑或从中学到些许不刊之论。但你是否想过从哲学的高度透视电影中的坎坷,看清电影故事里折射的人生点滴?透过电影看人生,是一种说不完的艺术;透过电影看人生,是一门道不尽的哲学。

现在,就让我们一起用一种另类的方式,走进一场精妙绝伦的讲座,携手聆听北京大学石衡谭博士如何在光影的世界里品味人生百态。

电影·爱情

什么是爱情?

一段温柔缱绻的佳期,一个“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约定,一次“山无棱,天地合,乃敢与君绝”的守候,曾经都是对如童话般美好爱情简单明了的阐述。可是,现实,终究是现实。

讲座伊始,石教授便清唱出流传千古的疑问——“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博得满堂掌声,随后便带我们一起探索这千古之谜。

有人说,谈恋爱就像打麻将,不认真没乐趣,太认真伤心伤身;又有人说,爱情有时很像醉酒的感觉,头脑明明是清醒的,行为就是不受控制。这是现代人对爱情的解释。

石博士从哲学的角度,生动地为我们阐明了爱情的极大特性。

 

爱情的易变性

早在清朝,纳兰容若便看到爱情没有天长地久,悲吟出“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的字句。只不过一季之交,由夏至秋的流转,那浓若蜂蜜的感情便被时光剥蚀得薄如蝉翼,明明是自己变心了,还嗔怪对方“心易变”。

而今,科学家也做出论断:爱情是一种化学反应,通常只能持续6个月。这一个理性的解释,带着丝丝冰冷,却又是颠扑不破的真理。现代人口中的“一见钟情,再而衰,三而竭”便是最好的辅证,而“爱就像打篮球——拼命抢,拼命追,当得到以后便毫不犹豫的抛出去”这一生动的比喻,更是把这种爱情的易变性表现得淋漓尽致。所以,当你播打的用户爱已欠费,情已停机,感情不在服务区时,你是否还要继续?

石教授说他在火车上听到一段经典台词,“恋爱时,他给我的信从来没有短过10页,结婚后,他写给我的信从来没有超过一页。”爱情与婚姻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地段,童话中白雪公主与白马王子的故事也是到他们结合之时便戛然而止。

大多数的爱情在时间的考验下会显得苍白无力。《手机》中的那位一向作风正派的大学教授(张国立饰)便是因为所谓的“审美疲劳”而背叛了自己的爱情。所以说,爱情的最大杀手并非外遇而是时间。在满溢着纷繁杂质的世界,真正经得起时间考验的爱情究竟会有几何?是至尊宝与紫霞仙子的你侬我侬还是紫萱与徐长卿的几世纠缠缱绻?

在电影《阿司匹林》中,小白去德国后,文静便迅速地换掉手机,辞去工作,并换了住所。而她的理由就是“大部分承诺如果不实现,不过是从希望到绝望的一个缓冲地带”。在她看来,“哲学家的谆谆告诫不过是把不明显的胡说变成了明显的胡说而已”。这可以说是对人性的彻底觉悟。对这对年轻人的故事,石教授评论道:世界上没有进行不下去的婚姻,只有不愿再相守的男女;有了天长地久的等待,才有了天长地久的爱情。而爱的保证究竟在哪里?石教授一语道破,一个人愿意等待,另一个人才会出现。在看得见你的地方,我的眼睛和你在一起;在看不见你的地方,我的心和你在一起。这是更为深沉,更为诚挚的爱,而不是有的当代人所崇尚的那种浅薄的爱情:只顾享受在一起的时光,当分离时,却是另有他人陪伴。

爱情的破碎性

爱情是看似水晶的玻璃,经不起摔打和蹂躏。

徐志摩和陆小曼之间美得像诗的爱情的故事,让许多人艳羡和心醉。然而,真实的感觉,只有他们自己知道。如鱼饮水,冷暖自知。

为了两个人的相守,奏就两个家庭的离歌。在婚礼上,徐志摩的老师——梁启超先生一句“你是过来人,你也是过来人,希望你们不要再做过来人了”实在让夫妇两尴尬。而他们的婚后生活,也不是想象中那么幸福美满。娇生惯养的陆小曼过惯了奢侈的生活,而徐志摩不过清贫书生,空有才华,两人矛盾可想而知,爱情的激情过后终究还是令人心痛的结局。所以说,爱情是具有破碎性的。

爱情的虚幻性

很多人说,处于爱情中、特别是热恋中的女人,智商等于零,真是爱令智昏。在爱情的世界里,真真假假,假假真真,没有人能够说清楚。因为身处其中的人已不再拥有往日的理性,而在此期间,旁人的劝说丝毫不起作用。

一位唯美主义诗人曾说:男女因误会而结合,因了解而分手。热恋中的男女都是盲目的,没有理由,不顾一切。无论是爱情还是婚姻,身处其中的人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恋爱时,眼睛只看得到对方的优点,婚后,眼睛却一直盯着对方的缺点。生活的琐碎总是将我们对爱情的憧憬击得粉碎,`仅仅靠这相恋中的那份狂热激情,根本无法承受住生活的压力。有时,火热的恋情将我们的心智全都烧灼,令我们不能辨别真假,分不清现实与虚幻。其实,爱的温度不需要很高,只要38度就好,既可以让我们温暖彼此,又可以让我们认清现实。爱情与婚姻中的感觉确实不同,只有理智对待,感情才能长久,石教授如是规劝。

在《开往春天的地铁》这部电影中,建斌用一生的时间来欺骗一个人。看着女朋友找到工作,自己却一无所获,他只好带上面具和她一起生活,“爱情在生活面前太微不足道了”,这是建斌由衷的喟叹。从中,石教授提出一个问题:在爱情的世界里,人们总是自私地关注着自己的感受,去追寻那所谓的“满足感”,那么究竟什么是满足?满足是得到你想要的吗?而后又中肯地指出,快乐不是因为拥有多,而是因为计较少。两个人相处,多看看对方的优点,想一想曾经拥有的快乐,幸福,唾手可得。

爱情的自私性

爱情是自私的。这在《非诚勿扰》中的梁笑笑身上得到突出的反映。她对男朋友说,我可以和你结婚,可你要允许我心里有别人,给他留一个位置,会想念他。而当秦奋问道“是否允许爱上你的身体开开小差”时,却被笑笑一口否决。“只想着自己的幸福,却忽略了别人的感受”,石教授总结道,我们总希望别人对自己一片赤诚,缺多少给自己留有余地。其实,无论是对白还是片名,都是很片面的,究竟何为“诚”,恐怕也只是“最终解释权归本人所有”的问题。

在爱情里,很多人对缘分深信不疑,在电影《美人草》里突出的便是佛教缘分,那到底有没有缘分,能相信它么?石教授认为,缘分很多时候不过是一个人用来拒绝另一个人的借口,当得不到爱情时,它恰若高悬在空中的明月,皎洁晶莹;当得到了追求已久的爱情,满足感得到了满足,爱情也就那么重要了,“缘分”在这时成了最好的借口。多少电影的经典台词“我们之间没有缘分”,“我们缘分尽了”,“我们之间有缘无分”······他由此提到“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的问题。他说比这更麻烦的是“嫁鸡想狗,嫁狗想鸡”,这是张爱玲提到的红玫瑰与白玫瑰的关系,也是人的贪婪所致。我们现在很多人的问题是,按照自己的心意去找,没完没了。他指出,没有爱情的婚姻是不道德的,婚姻高于爱情,我们不但要找适合的人,还要做适合的人;不但要找适合的人更要成为相对适合的人。你要找白雪公主,就要让自己成为白马王子;你要嫁白马王子,就要让自己成为白雪公主。 

电影·理想

每部电影都会提出一个问题,而整部电影就是围绕这个问题铺展开来的。

在电影《集结号》中提出的就是身份问题,什么是身份呢?石教授解释道,身份用来确认自己,也用来辨认他人。影片中的谷子地的生活动力即寻找身份确认,他通过医院证明和自己的行动证明自己内心深处最渴望是组织对于牺牲战友予以确认。他顽强地寻找确认,不遗余力,孜孜不倦,是因为他从出生就是一个找不到身份的人,最终他的身份也是暂时的。他所寻求的确认,耗费时间长,得到的确认少;现世的确认是相对的,会变的。这种寻求确认的行为是对永恒的渴望。石教授进一步剖析出,对于每一个牺牲个人的纪念才会是真正的纪念,这个主题是这部电影的真正杰出之处。

电影·成功

受到广泛欢迎的电视连续剧《士兵突击》为我们展现了许三多不抛弃、不放弃的精神,一时间激励了大片的热血青年。王宝强成功的演绎了这个角色,登上了事业的顶峰,这也往往给人一个错误的“成功学”观点,就像美国某人士所说到的,只要渴望成功的决心足够大,你就永远不会被击垮。可是王宝强毕竟只有一个,还有很多像曾经无名的王宝强一样,仍然默默无闻的人,他们的努力和汗水,不一定比王宝强少。

石教授告诉我们,电影中充满了哲理,希望大家树立正确的婚姻爱情观、成功观。成功不能仅用物质来衡量。希望大家在学习和生活中追求事业生活的成功,立足现实,脚踏实地地奋斗!

一次倾心的讲解,一回透彻的分析,短小的剧本漫散为华丽的人生,华丽的人生抽象出深刻的哲理,深刻的哲理惊醒一方沉睡的灵魂。我们一起听毕这场洗尽尘滓,独存孤迥的讲座,更要在朝暾夕月中把握好真实的人生。

 

Baidu
sogou